中国佛教僧人聚居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,一般称为“寺”,如“少林寺”、“法源寺”等,但是“寺”并非由来就指佛教寺庙,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就有此名称。
寺,《说文》云“廷也”,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,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“寺”,如“大理寺”、“太常寺”等。因此,“寺”原来并非专指佛寺,而是一般官署、官府的通称。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,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。西汉建立“三公九卿”制,“三公”的官署称为“府”,“九卿”的官署称之“寺”,即所谓的“三府九寺”。以“寺”作为对佛教僧侣基本生活和活动场所的称呼,与鸿胪寺及其掌管事务有关。
相传东汉明帝时,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,最初住在洛阳“鸿胪寺”,因为鸿胪寺是招待四方宾客的国家宾馆,非僧侣久居之地,后来另建居所,取名“白马寺”。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。
梵语中,“寺”叫“僧伽蓝”,意思是“僧众所住的园林”。隋唐以后,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,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。
上一篇:千佛万佛,为什么只念阿弥陀佛?
下一篇:脸上无嗔真供养
本会是上饶市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。本会的宗旨是,高举爱国爱教旗帜,弘扬佛教教义,发扬佛教优良传统,加强佛教自身建设,团结各民族佛教徒,倡导人间佛教思想,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...
Copyright © 2013 上饶市佛教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.
建议使用IE8.0+浏览器和至少1024*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备案编号:赣ICP备20005679号